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> 活动 >  >> 
80后、90后、00后,这支卫星测试队伍在一箭四十一星发射任务中挑大梁
来源: 百度新闻      时间:2023-06-19 16:48:43

今天是太空与您相伴的【第1882期】

6月15日,中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2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41颗商用光学遥感卫星送入预定轨道。此次发射,刷新了国内单次发射卫星新纪录。

随着卫星的展翅遨游,一声声欢呼声从卫星测试间传来,他们激动地拥抱、欢呼,表达着自己的兴奋与骄傲。


(资料图)

他们正是负责此次卫星测试的队伍,他们是一支年轻的队伍,平均只有27岁,团队有“80后”“90后”以及“00后”,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奋斗年华。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与航天事业的那些点点滴滴。

技术高尖“80后”——穆新国

穆新国(右一)

穆新国,1986年出生,2009年来到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参加工作,在中心工作已有14年。此次“一箭41星”任务中,他负责卫星技术总体,主要对卫星进行总体把关和质量管控,并制定测试流程、测试场地以及其他保障要求。

“此次任务对于我来说,对于我们测试队伍来说,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!”穆新国说道。卫星测试是个复杂的系统,包括了数个分系统、十余个测试项目,需要判读的参数有上千个。

为了将测试的各项参数熟练掌握,理解摸透各项参数的含义和指标范围,穆新国深研卫星测试相关专业书籍,练就了一双“火眼金睛。每次卫星加电测试中,他都能迅速判读测试数据,分析卫星状态,严把产品质量,确保卫星不带质量问题上天。

中流砥柱“90后”——张帅

张帅在厂房调试参数(左一)

张帅,1996年出生,2014年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,后来又攻读了本专业的研究生,2018年研究生毕业后就任职于太原卫星发射中心。

此次“一箭41星”任务中,担任卫星系统指挥,主要负责带领卫星测试分队人员完成卫星测试任务、编写操作规程、状态检查表等文书资料。

“航天事业是一项高精密的工作,没有相应的资料作支持很容易出错。我们刚刚接到测试任务的时候,只有厂家提供的测试流程书,没有操作流程等文书资料,要完成卫星就要先完成测试操作流程的文书编写!”张帅说道。

张帅对标操作过程中的痛点难点以及易错点,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,细化卫星测试操作流程、卫星技术手册、操作规程手册、状态检查表等文书资料,涵盖了卫星开机到加电的测试全流程,做到了一道口令一个动作,方便指挥操作手进行测试工作。

为了提高编写效率,他“住”在办公室、“吃”在办公室,通宵达旦的细化操作流程,经过128小时的编写,一套完整的测试操作资料成功“出世”。

拔节而起“00后”——范子云

范子云(左二)

范子云,2000年出生,2019年来到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参加工作,入职不到2年,就担负技术区测量系统主要岗位操作手。

此次“一箭41星”任务中担任卫星综合电测操作手,这是中心第一次担任此岗位,经过层层挑选,范子云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脱颖而出。

此岗位负责卫星不同状态下的运行测试。卫星体积小、系统集成度高,要测试项目多,又缺少测试操作经验,这些困难就像一座“大山”拦在测试团队面前。为了能圆满的完成测试任务,他前往卫星研制方厂房进行学习,与厂家积极进行技术交流。

场房中的最后一盏灯总是为他点亮。在任务开始前夕,他认真总结下厂学习经验,加班加点熟悉资料与操作规程,并与副岗沟通学习,明晰每个操作步骤,确保操作过程中做到一令一动,测试完成后,每天参加班后会总结当天工作,明确第二天工作内容。

在测试过程中沉着冷静、严慎细实完成每一步操作,细致观察卫星测试状态,测试过程中积极向副岗请教学习,学习了解卫星专业知识和测试原理,短短的14天就圆满的完成41颗卫星的测试工作。

青春由磨砺而出彩,人生因奋斗而升华。在他们的身上,看到了“特别能吃苦、特别能战斗、特别能奉献”的航天精神,他们将自己的梦想与祖国的需要相结合,在不断“追星逐月”的同时,身上也漫射出“强国有我”的熠熠星光。

中国航天人将用不懈的努力让中国的足迹去到更高更远,这是我们前辈们的答案,也是我们新一代航天人的答案。

来源 | 我们的太空(ID:ourspace0424)

原标题:《80后、90后、00后,这支卫星测试队伍在一箭四十一星发射任务中挑大梁》

标签:

X 关闭

设计师 查看更多

X 关闭